自世界杯開幕以來,每一場比賽球迷們都追得熱火朝天仔細回想一下,賽場上是不是沒見過戴眼鏡的球員?在近視率居高不下的今天,難道踢足球的個個都不近視?其實賽場上并不缺近視的球員,甚至有的是高度近視。
那為啥沒見過他們戴眼鏡?
其實是有戴的,只是不是我們平常見到的框架鏡。
框架眼鏡 隱形眼鏡 近視手術
賽場上戴著框架眼鏡非常限制,激烈的碰撞和身體對抗不可避免地會讓眼鏡掉落,競技場上的運動員在視力模糊的狀態下會嚴重限制發揮,因此大多數的近視球員會使用隱形眼鏡來矯正近視。
但隱形眼鏡也存在一定隱患,由于鏡片直接接觸角膜有感染的風險,眼睛可能出現結膜炎等問題;除此之外,在外力的撞擊下隱形眼鏡還可能掉落導致視力模糊,影響比賽成績。
深感近視的不便,很多球員選擇了近視手術徹底告別了近視眼帶來的困擾,但近視手術只是近視矯正的一個手段,近視給眼睛帶來的改變仍然存在,尤其是高度近視,一般都存在眼軸異常延長的情況,近視手術并不能改變眼軸的長度。
不建議高度近視人群進行激烈運動
我國青少年高度近視呈現年輕化趨勢,2018年的近視抽查結果發現高三學生高度近視率達20%。
小朋友在越小的年紀近視,長大后發展成高度近視的可能性就越高。在生長發育期孩子近視度數增長在每年100度到125度,18歲以后才會逐漸穩定。
高度近視易伴有多種并發癥的風險,近視一旦超過600度,將帶來的風險有:
因高度近視容易并發黃斑出血、脈絡膜新生血管、視網膜脫離等眼底病變,最好避免或減少有眼部碰撞風險的激烈運動,包括但不限于足球、籃球、跳水等運動項目,可以跑步、游泳。
一旦發現眼前出現閃光的感覺時,需要盡快就醫,檢查視網膜是否出現了孔裂。
近視怎么防 家長怎么避免孩子近視或成為高度近視? 定期檢查
對于還沒近視和已經近視的小朋友來說,定期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眼部檢查,能夠及時地了解自己的眼部狀態:遠視儲備不足時警惕近視、眼軸增長過快需盡快采取控制措施。
一般來說,3歲起孩子就能配合醫生進行視力檢查,開始建立眼健康檔案。
科學用眼
隨著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,大多數近視的發生都與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相關。仔細想想,多數近視的小朋友平常是不是經常抱著手機玩得不知節制。
另外,在昏暗的環境下以及使用不正確的姿勢用眼都容易讓眼睛過于疲勞,一不小心就會發展成近視。所以小朋友用眼還需家長進行監督,注意用眼規范,時不時讓眼睛休息一會。
戶外活動
小兒眼科醫生經常向家長強調一點:每天2個小時的日間戶外活動對預防近視非常重要。
夏季明朗的室內光照強度一般在100~550lx,而在戶外,晴天光照強度很容易就能突破10000lx,光照刺激有利于視網膜合成和釋放多巴胺,對眼軸增長有抑制作用,從而防治近視。
及時控制
近視之后需要及時進行矯正,通過醫學驗光結果進行配鏡,保證孩子有看清的視覺基礎,再根據自身經濟條件與孩子近視情況選擇合適的近視防控產品。
目前用的較多的有低濃度阿托品、周邊離焦眼鏡和OK鏡,三者對控制近視的有效性均得到了多項研究支持,其中低濃度阿托品在大陸還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,購買渠道多有不便,周邊離焦眼鏡和OK鏡需要在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驗配。